“中轴线”一词最早在哪出现?北京中轴线专题文献展还有哪些看点?

2023-06-21 15:14:35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晚报·五色土 | 记者 姜宝君

近日,“字里行间读中轴”北京中轴线专题文献展在首都图书馆B座一层第二展厅举办。展览从九个维度,展示了与中轴线有关的图书、报纸、杂志、碑拓、照片、信件、地图等十余种文献类型的200多件展品。

通过展览会发现,这条中轴线不仅构建起了北京城独有的壮美秩序,还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居民的鲜活回忆。


(资料图片)

中轴线的“阅读清单”

进入展厅,北京城深厚的历史便扑面而来。五幅北京城的老地图,跨越元明清七百余年的历史,展现了北京城古老又年轻的生命力。首都图书馆还提供了《皇都篇》《正阳桥疏渠记碑》等九幅中轴线上重要石碑的拓片,让人们近距离感受中轴线的厚重历史。尤其是中轴线南端起点永定门城门门额的拓片,令北京城的恢宏气势如在眼前。

“永定门”拓片

环顾展厅,看到最多的还是与中轴线相关的各类书籍。通过书籍来了解不同时期中轴线的历史形态,这也是本次专题文献展最大的特色。

中轴线专题文献展的负责人,道出了这次展览的初衷:“图书馆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它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保存人类的遗产。人类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可以用文献和书籍记录下来,并在图书馆里传承下去。而中轴线本身就是一种传承,不管是在历史典籍中、现代生活中都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从文化传承这个角度来讲,以书策展,本身就是图书馆的专业内容之一。”

这次展览,东城区图书馆精选了百余本与中轴线有关的图书,丰富了人们对中轴线的认知。正是通过书籍的展示,人们才知道“中轴线”一词最早出现在1944年梁思成先生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1951年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梁思成的文章《我们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使“中轴线”一词走入大众视野。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一书中关于“中轴线”的内容

此后,关于中轴线的研究方兴未艾,一直持续至今。展厅一个专门的展柜中,陈列着北京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轴线精品读物:《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丛书。这套丛书共16册,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鲜活的细节,是对北京中轴线一次系统而全面的分类辑述。

《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丛书

在展厅,还陈列着一套非常重要的图书,那便是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北京中轴线最完整的一套记录。

这批实测图集是1941年由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谋划,并在建筑师张镈的主持下完成。这次测绘历时4年,北京城中轴线上主要古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样图都有绘制,每幅图上还标注有详细的尺寸和材料、做法,堪称中国古建测绘图范。

除了严肃的学术著作,记者在展厅还看到一些轻松读物,有作家对于中轴线的感悟,有不同时代的中轴线光影记忆,甚至还有普通市民出版的回忆类书籍。

东城区图书馆参考咨询部主任师毅告诉记者,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平衡学术性与趣味性两者的关系。其实,这也与中轴线本身的特质相关:中轴线上不仅有礼制性的建筑,在“前朝后市”的设计理念中还充盈着浓浓的烟火气。

北京中轴线专题文献展上展出的各种文献

师毅说,在展出的书籍中,有一本名为《走中轴》的图书。这本书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编写的中学教学参考书,内容是教孩子们如何去认识中轴线,“这是中轴线文献中比较少见的教育类书籍。”

踱步其间,书籍上贴着的图书馆分类标签,让身在其中的参展者,不由生出到图书馆借阅的念头。这正是本次展览的主办方和承办方希望看到的。一直以来,他们秉承着“以书策展,以展促读”理念,向市民传承人类文明的硕果。而通过本次展览,他们意在向读者展示一份关于中轴线的“阅读清单”。

在首图展厅入口,设置有图书自助借阅柜,柜中摆放的就是与中轴线相关的书籍。通过图书馆的“一卡通”,就能自助借阅相关书籍。

罗哲文题字拓片成“爆款”

除了书籍,这次展览还收集了与中轴线相关的邮票、明信片、画册以及门票等不同门类的文献资料,还原不同年代人们对中轴线的不同记忆。

在“赫赫胜迹”这个主题中,就有这样一个精心制作的展品:背板是1米见方的老北京城“凸”字形的造型,在背板上,贴着不同时期人们参观游览中轴线上建筑的参观门票。从永定门、天桥到前门、天安门、故宫再到钟鼓楼,中轴线上重要的建筑都有对应的门票。

中轴线上重要建筑的参观门票

师毅介绍,这些不同时期的门票,呈现出了中轴线建筑的不同时代特征,既有观赏性、趣味性,又有历史性和价值性。他对展出的门票做了解读。

如今,永定门至前门的南中轴线御道景观已实现贯通。非常难得的是,在这块展板上,有一张与御道景观相关的门票。2003年,相关专家学者为御道的保护献言献策,举办了北京南中轴路绿地规划设计方案展,虽然展览地点在先农坛,但是门票的画面正是南中轴御道这一段,这张门票恰如其分地放在展板上御道的位置,丰富了南中轴御道的文献资料。

在天安门广场的对应位置,贴着“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门票。这张门票也在告诉人们,曾几何时,观看升旗仪式是需要“持票入场”的。不过,这张门票的具体时间还有待考证。在这张门票副券的位置,有个非常醒目的数字——“2”。经过咨询相关专家,这个数字可能表示时间,比如是某个月的2号用于参观。

展览第七部分“汲古纳新,美美与共”中的文献,与10多年前的一次征文活动有密切关系。

2011年初,中轴线申遗被正式列入北京市“十二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这个消息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东城区图书馆联合北京晚报举办了《我与“中轴线”》征文活动。

东城区图书馆与光明日报的韩小蕙、北京晚报的骆玉兰、北京出版社的杨良志、北京文联的王升山等人分工合作,一方面通过报纸征集市民与中轴线的故事,另一方面,还向赵书、梁秉坤、王作楫、李滨声等大家学者约稿。经过努力,征集到了2000多篇稿件,有60余篇优秀文章刊登在北京晚报上。在此基础上,东城区图书馆编辑出版了《我与“中轴线”》散文集。

在出版前,东城区图书馆找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写书名,老先生欣然答应,挥毫写下“我与‘中轴线’”。如今,几位当年的参与者睹物思人,不无感慨地说:“这幅题字近似于罗老的绝笔。”

罗哲文先生的题字

在展厅,幸运的读者还可以体验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将罗老绝笔“我与‘中轴线’”制作成拓片。最近,不少读者在网上发布了自己DIY拓片的视频,一时刷爆了朋友圈。

记录中轴线风物与古树

就在罗老题写的“我与‘中轴线’”原件下方,陈列着一幅画卷,尽管展柜长达二十多米,但依然不能完全展开画卷。这是一幅长78米的巨作:《中轴龙脉——古都风物图卷》。绘制者是以老北京题材见长的著名画家方砚,画作的名字,同样是罗哲文老先生题写。

这幅长卷凝聚着画家方砚多年的心血。如今,八十余岁的方砚老先生,回忆起创作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方砚生长于北京,还是在小学时代,他就开始画北京:老城墙、老城门、荷花市场、后门大街……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方砚一门心思地专画老北京。几年间,他完成了几幅关于老北京的长卷:北京的城门和城墙、北京的胡同、北京老字号和北京民俗。

2010年前后,方砚把自己画的老北京题材拿给罗哲文老先生看,罗老觉得非常不错,建议他单独画一幅关于北京中轴线的画。方砚听后挺受启发,就开始收集中轴线的资料。这时他才发现北京的中轴线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它是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存在。他甚至这样形容中轴线:她是北京城的“脊梁”。

打定画中轴线的主意后,年近七旬的方砚,拿着速写本,沿着中轴线一遍遍地走。经过一段时间的埋头创作,一幅长达78米的巨作就此诞生。在这幅画卷上,不仅有永定门、正阳门、故宫、景山、鼓楼、钟楼等地标性建筑,还有五六千位栩栩如生的人物,有从永定门外逶迤而来赶骆驼的队伍,有驰名老天桥的“八大怪”,还有地安门内大街上热热闹闹娶亲的队伍……方砚把7.8公里中轴线上的街景和生活风貌描绘得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方砚绘制的长卷《中轴龙脉》(局部)

2011年的6月11日,正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中轴线申遗启动仪式在永定门南广场拉开帷幕。在南广场,方砚的这幅画被喷绘成高3米、长数百米的画卷展示给市民,一时引起极大轰动,专家学者看过后纷纷赞其为“新清明上河图”。

就在永定门南广场亮相的几天前,罗哲文先生为这一长卷题名:“中轴龙脉——古都风物图卷”。

展览的负责人介绍,为了方便读者更深入了解中轴线的文化历史内涵,他们在展厅特意安装了一台数字阅读机,用以随手翻阅中轴线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报纸以及照片等资料。在这台阅读机收录的照片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轴古树的图片。

这些古树,是中轴线上唯一存活至今的生命体,见证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每一棵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些照片来自摄影师吕顺。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当时北京奥组委提出了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而古树是北京绿色的代表,于是吕顺萌发了拍摄北京古树的想法。

在吕顺看来,拍摄古树就是要展现古树一年四季不同的魅力:春花夏绿,秋彩叶,冬雪景。于是吕顺查阅了大量古树的资料,研究一年四季中古树拍摄的最佳时间,历时六年多,行程几万多公里,跑遍了北京山山水水。

北京古树中,又以中轴线上的古树最具代表性。吕顺对中轴线上的古树如数家珍,他说中轴线申遗范围内共有古树名木7000余株,一级古树2000余株,二级古树约5000株。中轴线上的古树大部分是古柏,这些古柏树干盘曲苍虬,巨冠参天如云,每一棵都气宇非凡,“一柏具一态,巧与造物争”。“中轴线上的古树,与中轴线上的建筑具有同等的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国之瑰宝”。

吕顺透露,他将于七月份做客首图,为读者详细讲述拍摄中轴线古树背后的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