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一起来认识
(相关资料图)
这件从安徽屯溪出土的
春秋时期的“路由器”
穿越来的“路由器”
Wi-Fi信号竟来自春秋
又长又方的身体
插着五根并列的圆柱
柱子下端稍粗
长短粗细以及距离都一样
像极了路由器
还是5根天线的“加强版”
这就是云纹铜五柱器
它从春秋时期“穿越”而来
通体由青铜打造
外表看似敦实
肚子却是中空的
腹部及脊部装饰的云纹
是典型的吴越纹饰特征
△《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中对云纹铜五柱器纹饰的介绍
造型如此别致的青铜器
为何名字看起来却很随意?
这与它的身世有关
在1959年出土于安徽屯溪的百余件青铜器中
唯有它与众不同
这件有五根柱子的青铜器
完全异于之前的器物
△云纹铜五柱器侧视图
器身上没有任何铭文
器型也不见于考古资料
如何命名、什么用途都无法考证
于是根据青铜器的命名原则
只能以“纹饰+造型”的方式定名
饰有云纹[云纹]+青铜制造[铜]+五根柱子[五柱器]
这个直白的名字便沿用至今
乐器?底座?
它的用途到底是什么?
当然它绝对不会是路由器
那在当时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几十年来专家们大开脑洞
有很多种猜测
猜测一:乐器
起初在发掘报告中
因为五柱发音各有不同
考古工作者猜想它是“奏乐用具”
后来,有音乐专家试敲测音
发现“演奏”起来十分别扭
发音也不优美
和音乐关联起来实在牵强
猜测二:底座
也有人怀疑它是某种物体的底座
即在它的上方
还插有另一件青铜器
上面的五个孔跟五根柱子相嵌
但将整个考古工地翻了个底朝天
也没有发现另外一件器物能相匹配
猜测三:祈子器
近年来,有研究人员发现
甲骨文、金文的“子”字有两种写法
其中一种与云纹五柱器的造型十分相像
在纷争不断的春秋时期
人口是决定政权强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此推测
这可能是一件“祈子器”
祈求多子多福、人丁兴旺
但也并无定论
△利簋拓片中的金文“子”字
云纹铜五柱器的用途
至今仍停留在推理阶段
大家不妨也来猜猜看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程子洋 二审:胡晓苗 终审:徐海生
推荐阅读
绿色金融加持!“村落徽州”品牌化身强村富民产品
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实践!休宁齐云小镇“出圈”
明天下午3点!央视带您沉浸式感受黄山美“警”
皖建工匠!黄山袁自运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