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唐代越窑青瓷瓜棱注子,下图为唐代白瓷长颈瓶。视觉中国供图
瓷承华夏
(资料图片)
我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到唐代,无论技术创新还是艺术审美都已达到巅峰,形成了“南青北白”格局——南方越窑青瓷和北方邢窑白瓷,并称“唐瓷双雄”。这一格局充分展现了我国的“陶瓷风骨”,引领并推动了世界瓷器业的蓬勃发展。
“南青北白”的形成
越窑和邢窑出现在五代十国,直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格局,并“一统天下”。
越窑,我国最早烧制青瓷的窑口,窑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慈溪、余姚、上虞、绍兴一带,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越窑。青瓷始于新石器时代,到东汉晚期越窑成功烧制,器形多为生活日用器,坯体因创新性地使用了轮制陶车塑造,故规整度较高。至五代十国,青瓷成型方式仍延续了轮制技法,且胎体致密、胎质细腻,装饰元素及技法已有大幅提升,装饰技法以刻划花、拍印粘接、模印、捏塑等为主,装饰元素多为几何纹样、动物形象、佛教题材等。到唐代,青瓷制作完全达到巅峰,产品质量较佳,器物造型多以碗、盘、钵、砚台为主。
邢窑是我国最早的官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唐代属于邢州,故称邢窑。白瓷始于北齐,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黄等多种。早期胎体较为粗糙,釉层常泛青,整体质量不佳。隋唐时期达到发展巅峰,器型有盘、碗、杯、托子、瓶、壶、罐等。按胎釉质地分为粗白瓷和细白瓷,粗白瓷又分粗胎粗白瓷和细胎粗白瓷,前者胎色灰白,胎质粗糙;后者胎体致密,胎色较淡,白度较低,为提高其白度常施以白色化妆土补充。细白瓷胎色呈纯白色、胎体致密度高,常施以满釉,部分产品胎壁薄如蛋壳,施釉烧制后透明性能极好。釉色以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为主,且釉质莹润、质量极高,装饰技法以雕塑、堆贴、印花、刻花、压边、起棱等为主,十分注重器物的自然之美。
与茶文化碰撞出艺术火花
作为“丝绸之路”我国对外输出的主要产品,茶叶和瓷器的渊源不言而喻。唐宋时期,迎来了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结合发展的高峰。其原因来自多方面:佛教禅宗茶风盛行,皇室崇尚茶带动了整个社会,文人士大夫丰富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外交流促进了茶文化传播,逐渐走向国际,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好茶,必配好茶具。“南青北白”因此独领风骚。陆羽《茶经》道:“瓷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也。”他不仅极力推崇越窑青瓷,而且不忘赞扬邢窑白瓷“类银”“类雪”。
唐朝有着“尚青”的饮茶风俗,茶色以绿为贵,而越窑青瓷最能显茶色,因此为最佳。唐代陆龟蒙诗赞:“九秋枫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青瓷色泽如千峰般翠绿。越窑瓷器除了颜色迷人,还具有胎质细腻、釉层均匀且细腻光滑等特点。而邢窑白瓷色泽洁白,易显茶色,装饰朴素雅致,也颇显端庄大气,在唐代不仅受国人喜爱,还远销海外,形成巨大市场。日本、埃及、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家古遗址中均发现了邢窑白瓷的足迹。
唐代陶瓷茶具装饰手法以釉色为主。此外,还有彩绘茶具、堆贴花茶具、刻花茶具等。茶叶和瓷器友情碰撞,相互促进,真正实现双赢。
堪比玉器的美学价值
唐代制瓷以技术为根本,却更强调创新。南北朝之前陶瓷色泽就以青为主,原始瓷也叫原始青瓷,是因为瓷胎原材料中含铁量过高,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故而陶瓷长期被青色垄断。而白瓷与青瓷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铁含量不同——只需将原材料的含铁量降低2%以下,即可烧成白瓷。还有,邢窑白瓷多使用高铝低硅黏土,与越窑青瓷高硅低铝特性瓷土具有一定差异,工匠不得不对胎釉进行处理及大量使用化妆土装饰,从而为白瓷烧制成功提供了技术支持。
青瓷和白瓷制作工艺均与色彩单纯有着内在联系,成分构造有很多相似之处,质感均与玉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邢窑白瓷釉色洁白,莹润如玉;越窑青瓷釉色则青翠欲滴,温润如玉。也就是说,瓷器发展正冲白玉质地方向,这一审美思想也推动了唐代邢窑白瓷的不断进步。同样,越窑青瓷也秉持着向玉石质地的方向前进,并被赋予一定的自然美学和道法思想,在“天人合一”理念的支撑下,迸发出唐代社会“虚静”的思想观念,使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形成有别于邢窑白瓷的艺术风骨。
“南青北白”从唐朝名扬海外,到宋朝更是到达另一个高峰。有专家称,青瓷是“瓷器之母”,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了白瓷,之后再派生出了青花、五彩、斗彩、粉彩、古彩等各色瓷系,而白瓷和青瓷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审美,含蓄、和谐、雍容和精致。使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和定窑“五大名窑”所产瓷器各具千秋,让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