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弥合“数字鸿沟”
(资料图)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于2021年印发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数字技能稳步提升,数字鸿沟加快弥合”。
由苏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打造的公益项目“爱心云屋——银龄数字课堂”,就是一项旨在打通数字鸿沟的优秀案例。
“怎么在网上买菜、挂号、买火车票,我已经都学会了!”苏州市民王杏云是银龄数字课堂的一名“云学员”。自去年起,王杏云开始学习银龄数字课堂推出的短视频教学课程,很快就掌握了不少新技能。“这种感觉太好了,现在我也能像年轻人似的,‘一部手机走天下’了!”王杏云说。
银龄数字课堂组织一批退休老干部、老年教师组成“银发讲师团”。他们在银行、医院、超市等特定场所拍摄教学视频,真实还原老年人使用手机及各类智能设备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一一进行讲解。这样,老年学员在学习时会很有代入感,能够根据视频指导轻松地学会操作。视频课程还可以随时回放,帮助老年学员不断复习。
“截至2022年底,我们共推出直播课程13节,短视频课程24节,点击量超870万余次,覆盖了苏州市区100多万家庭的老年人。”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线上视频课程外,银龄数字课堂还在线下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搭建了智慧生活体验服务点。“比如我们联合大润发优鲜、盒马鲜生等平台,开展‘线上买菜’直播课;在苏州市的1000多个银行网点,搭建起线下银龄数字课堂老年咨询服务点,增加课堂与老年人实际生活的结合度,切实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带动村民共同富起来
提升农民数字技能,提高农民对数字化“新农具”的使用能力,是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的“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成为本次入选的一项数字工作类优秀案例。
“你身后的树都不会动,是假的吧?”“天太蓝了,肯定是特效”……去年夏天,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的短视频拍摄者“疆域阿力木”,因视频背景中“美到失真”的新疆风光而走红网络。现在,“疆域阿力木”在快手短视频平台上的粉丝量已超过500万。而其个人页面的第一个标签就写着“幸福乡村带头人”。
“‘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发起自2018年。这是一个面向乡村创作者的培养和孵化计划,目的是激励创作者围绕乡村生活风貌、特色民俗文化、农业农技知识等领域,进行短视频内容创作,带动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据快手科技副总裁宋婷婷介绍,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在全国范围内扶持了100余名乡村创业者,培育出近60家乡村企业和合作社,年总产值达5000多万元,累计带动1万多户乡村群众增收。
“疆域阿力木”账号的运营者刘元杰正是该项目的受益者。在成为“幸福乡村带头人”后,刘元杰获得了平台更多流量扶持,开始为尉犁县的蜂蜜、黑枸杞、香梨膏等特产“代言带货”。
“平台在货品和资源对接上为我提供了支持。虽然新疆蜂蜜的质量很高,但在过去,因为销售渠道、运费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很多蜂农收入不稳定。现在,‘短视频+直播’的形式为大家提供了新渠道。”刘元杰说,接下来,自己将把创作经验分享给更多人,并希望带动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发展,大家一起帮助身边的村民共同致富。
“总有一门课程适合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中,也包括“构建终身数字学习体系”。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正是本次入选的数字学习类优秀案例之一。
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于2022年5月20日正式上线运营。目前,该平台已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了以国家开放大学自建课程为主的62万余门课程资源。这些课程中,既有办公软件使用、数据库应用技术、外语学习等职场技能课程,也有艺术鉴赏、宠物护理、养生健康等各类兴趣爱好知识,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学习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湖南长沙市民唐鑫是终身教育平台的一名忠实用户。“去年,我当了妈妈,很多育儿知识都要从头学起。好在终身教育平台上有不少育儿课程,我利用碎片时间就能在手机上免费学习,感觉受益匪浅。”唐鑫说。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资源部副部长李薇介绍,除了贴近百姓生活的实用型课程,国家开放大学还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打造了品牌项目“院士专家讲座”。“我们邀请了100余名两院院士和400余名各领域专家在线授课,讲授内容涵盖空天海洋、信息技术、科学文化等11个领域。已有30个系列的课程在终身教育平台上投放。这些课程的在线学习收看量都很高,广受社会大众欢迎。”
李薇说,“总有一门课程适合你”是终身教育平台学习资源建设的重要目标。“希望接下来能够更好地发挥终身教育平台‘互联网+’优势,为有学习意愿的社会成员提供伴随一生的教育服务,助力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责任编辑:韩梦晨)